欢迎光临
一个神奇的网站

“女娲补天”的神秘面纱

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充满玄幻色彩,但有时候却存在着史前事件的事实依据。黑海的水下考古探测就曾发现,圣经中记载的“世纪大洪水”存在过的证据。

在中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并没有准确的文字记载,但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它是古代治理水患的典范。那么,比“大禹治水”更古老的“女娲补天”神话,是否也有着事实的基础呢?

一些专家认为,女娲补天的神话可能来自远古时代的一次陨石雨灾害。今天的科学研究表明,河北省白洋淀地区的特殊地貌是一次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留下的。这次撞击发生的地域非常广,从晋北一直到冀中,并延伸到渤海湾附近。发生的时间大概是距今4000年~5000年间。

专家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一颗小型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山西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并在高空爆炸。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内,落人从晋北到冀中这一广大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陨石雨。陨石在平原地区造成了大量的撞击坑,其后,经过地面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先民的不断改造,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较小的坑群则形成了积水洼地,周边逐渐成为居民点。

而女娲补天的传说和这次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事件极为相似。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是《淮南子》和《览冥训》。据这两部著作记载,在远古时候,“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也就是说,天塌地裂,大火延烧,洪水泛滥,飞禽作孽,走兽横行。就在百姓哀嚎、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经过女神的努力,人们终于战胜了自然灾害。

这描述的很像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和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假设这是一颗彗星,其成分含有陨冰,则陨冰融化后就会形成大量的地表水,另外撞击也可能引起天气的剧变,降雨增多,才会“水浩洋而不息”,各种水生动物横行。

女娲补天后,才使得“淫水涸,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这里的冀州就是古代河北省一带。女娲神和女娲补天的神话的遗迹主要存在于山西、河北一带。这些遗迹的地理分布位置恰恰位于陨石撞击区的南部和西部附近,这次撞击也对应了古气候学家的研究对象——距今4800年~4200年间的降温事件,应该正是陨石雨的撞击引发了这次降温。

今天的考古证明,白洋淀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合理的解释是这里发生了巨大灾害,而这个灾害就是陨星雨撞击事件。巨大的撞击灾害来临后,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使当地繁盛的古文化从此中断。灾害过后的若干年,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便诞生了。

赞(0)
文章链接:https://www.jwfnf.com/1919.html
文章名称:“女娲补天”的神秘面纱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网站说明: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果您是该内容的作者,不想本站发布的,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将应您的要求删除
站长 QQ:340207562
分享到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更多精彩视频请进入“探秘研究院”【百家号】

"探秘研究院" 是一个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站,专注于探索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未解之谜和神秘文化

点我进入【百家号】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