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连续持续好几个月的干旱,连历来雨水丰沛的江苏都受到了影响,也让盱眙县郊的一个水潭“缩水”严重。看着这个水潭不断下降的水位,人们的惊奇之色却越来越浓:在水下居然出现了神秘的门洞,宛如某座宫殿的门户一般。
水潭的如此怪状,引来了当地不少民众的讨论,考古队自然也闻讯而来。结果,考古队才清理完门洞的淤泥,就有人发出惊呼声:这居然是用汉白玉堆砌而成的门洞和拱梁,而且是九个。
要知道,“九”这个数在古代历来是非比寻常的,往往意味着地位尊贵,而以汉白玉作为建筑材料更是罕见,往往只有皇家宫殿才有这样的配置。难道这水底下竟然淹着一座古代的神秘宫殿不成?
考古队不免感到奇怪,因为根据他们提前阅读的资料,当地并没有什么皇帝在此地大兴宫殿后又被淹没的记载。不过,这样的困惑倒也没持续太久,因为在拱门的里面并非是通道,而是用于陵墓的甬道。
此时,考古人员发现水潭的半月形轮廓和拱门的建筑位置可能构成了古代某种陵墓方位,想来确实是陵墓无疑。毕竟,除了边远地区的特殊丧葬习俗,古人大多讲究“入土为安”的说法,因此越是富贵之人往往会选择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更别说防水可是保持墓室不被腐蚀的关键。
那么这座神秘的陵墓又为何会修建在水下呢?这岂不是和“入土为安”的理念相悖吗?
在当地,其实还有个相当奇怪却流传百年的习俗。虽然这个水潭名气并不十分大,但当地民众的祖祖辈辈却对水潭颇有几分敬畏,往往在路过时会拜一拜,以表敬畏之心。而这个村子的民众凑巧都是姓朱,村民更有“祖辈都是守陵人”的说法。
难道这是一座尚未被知晓的明朝皇陵吗?
说起明朝皇陵,很多人往往会想起的是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里面埋着13位明朝皇帝,而另外的3位明朝皇帝而埋在了其他地方:开国皇帝朱元璋埋在了南京,明景帝朱祁钰埋在了北京西山,而建文帝朱允炆则是行踪成谜。
大概很多人会猜测这是朱允炆的帝陵,但从史书记载来看却并非如此。据记载,盱眙这个地方虽然如今名气不大,但在历史上却是朱元璋埋葬并费心布置自己祖父母、高祖及曾祖的衣冠冢,史称“明祖陵”。
当时,这个明祖陵耗费了朱元璋整整28年的时间,甚至等到朱棣后来即位了才完工。从历史记载看,这个明祖陵的排场丝毫不逊色于唐宋帝陵,可以分为土城、砖城、皇城等三部分,最外围的周长超过3公里。朱元璋或许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甚至还按照东西二宫的标准给祖先配齐了妃嫔的陵寝。
只不过,明明历史记载的明祖陵是建造于地上的,为何如今会在水下呢?难道是史书记载有误吗?
其实,或许大洪水才是明祖陵从地上到水下的真正原因。首先,此地离洪泽湖的距离相当近,但修建之时虽然湖泊林立(还未形成洪泽湖),但水位整体偏低,不足以威胁到当年的明祖陵。但随着黄河的泥沙淤积,导致黄河泛滥的几率越来越大,淮河水位也逐渐上升。这些当年的小湖泊逐渐成为了洪泽湖。
此外,据记载在1680年由于接连不断的大雨,黄河一度夺淮入海,此地也被洪水淹没。至于坊间传闻的“清朝统治者以大水为武器故意斩断明朝龙脉”的说法想来应该只是一个流传的趣闻,不可当真。
也因为如此,后来随着水位不断增加,湖面逐渐吞没了明祖陵,从此消失在世人眼中。因此,专家们推测这处的建筑应该只是明祖陵的一部分。遗憾的是,我们直到今天都未能知晓这座明祖陵中埋着什么样的稀世珍宝,因为我们现在的考古规定是不主动发掘。
而那偶然出现在水面上的甬道也随着相关部门调来的淮河水,再次回到水下。
至于朱元璋为何没有精挑细选一个依山傍水之地,而让祖先陵墓有被淹没的风险呢?
其实,恰恰是因为朱元璋相当迷信“龙脉”一说,他的祖先生前穷得都快饿死了,死后自然也就只能随便选个地方安葬。而朱元璋从“开局一个碗”到成为九五之尊可谓有“否极泰来”之说,因此生怕动了自家的龙脉,只能在原地修建祖先的陵墓。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